来源: 访问量:0 标签:

上门保养O2O不适合烧钱模式

  博湃养车成立前后诸多汽车上门保养O2O企业出现,以博湃养车为首,这些新兴的上门服务的O2O创业公司在2014—2015年席卷中国整个汽车行业,一度引发整车厂及4S店经销商“恐慌”。在整个汽车上门保养O2O领域内,除了博湃养车之外,能叫上名字,有途虎养车、卡拉丁、e保养、弼马温、易快修、车小弟、优优养车、车蚂蚁、养车无忧、车点点等,但在烧钱大战之后诸多平台纷纷倒闭,作为服务维度较深、涉及汽车后市场多个环节的上门保养O2O到了反思时间,其实它们并不适合烧钱模式。

  烧钱误区一:单个用户获取成本太高

  上门保养O2O烧钱大战期间包括博湃养车、卡拉丁、e保养等在融到钱后,类似1元洗车、99元保养、免费检查等活动层出不穷,大家在“烧钱”的路上跑得不亦乐乎。体验过博湃养车服务的车主算过一笔账,以一项折扣价为90多元的换机油、机油格及45项安全检查项目来讲,博湃养车派出一辆保养车上门的油费和折旧费、三个技师(包含来回途中及上门保养数个小时)的劳务费、机油优惠等多项加起来成本高达400元左右,一次90元的服务各种补贴近300余元。

  在2015年流行的以补贴换用户的O2O创业思潮影响下,以及越来越多入局者抢夺市场,2015年几十余家上门保养O2O企业基本都在疯狂烧钱。其他例如餐饮O2O、出行O2O,补贴5-10元就能获取一次用户消费,而上门保养O2O平台每次用户消费,获取成本均价在近百元甚至数百元。

  2014年滴滴打车CEO程维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,自曝两年时间烧掉15亿元,当时滴滴打车用户量突破了1.5亿人,高峰期日订单量达1217万单,平均单用户烧钱10元左右,平均单订单获取成本不到几毛。近期,滴滴公布了2015年的订单总量为14.3 亿,虽然滴滴多年来烧的钱之巨让人咂舌,但从成绩来看,还可以接受,14.3亿的订单总量,靠卖广告都能回收之前的烧钱成本。

  而博湃养车2014年9月获得创新工场千万元级A轮,2015年3月京东、易车等参投的B轮1.1亿元,至倒闭时烧掉的钱为一亿几千万。2015年扩张至全国22个城市,月订单超过15万单。以A轮融资至2015年底停止服务16个月均15万单(平均订单应低于最高值15万单)来算,单个订单的补贴成本为60-70元。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.72亿辆,以互联网公司2/8定律来算,博湃养车想要成为巨头要服务到8成1亿3千万的汽车,想要用烧钱来完成这个目标,需要烧掉近百亿元人民币。恐怕除非阿里、腾讯原意兜底,任何创投机构都难以承担这种惊人的投入。

  烧钱误区二:痛点在服务而不是廉价

  作为一个刚买车的新车主,很了解车主的内心,如果能够享受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占用大量时间的汽车保养工作,那简直是太棒了。上门保养O2O在我眼中看来最大的价值是服务维度的提升,让以前车主必须开车到4S店、维修保养店甚至路边门市的繁琐中解脱出来,就像洗车O2O一样,为车主解决了必须要抽出时间的烦恼。

  而以博湃养车为首的上门保养O2O们来说,大多数在用价格吸引来扩张圈地,过渡的重视烧钱,反之忽略或者说因为补贴难有更多的投入在提升服务之上,投入了大量的钱却未能提高服务体验。为此我们就来一探上门保养O2O在服务上的短板。

  第一:不考虑实际情况,盲目对标线下实体店

  博湃养车曾提出“上门安全检测,专业技师+专业设备”的Slogan,企业目标是追求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可比肩4S店一般的养车上门服务。既然是上门保养O2O,定会受限于商业模式,自然要依据现实情况,把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分开。大多数上门保养O2O企业的野心都很大,都有意图直接把到店服务搬到车主的家门口。但4S店在场地、设备、配件上拥有强大的优势,而上车保养O2O企业们不采取以己之长攻敌之短。偏偏在未能提供类4S店服务之下,故意宣传可以提供比肩4S店服务提高用户期待值,用户受宣传和补贴吸引体验过后,未达预期的体验反而促成了用户的吐槽和投诉,不考虑实际情况,盲目对标线下实体店将会葬送上门保养O2O未来。

  第二:疯狂扩张规模,技师能力参差不齐

  上门保养O2O,首先它是汽车保养,所以整个流程最核心的技师一环极其重要,即使在上门保养O2O未兴起时,实体店内经验丰富的技师都是抢手人才。而新兴的类博湃养车平台中为了快速扩张规模,又要压缩人工成本,既无法对新技师进行培训,又难以挖掉4S店里那些厉害的师傅。博湃为了快速占据市场,一年多扩张22座城市期间旗下有1400多名员工,上门保养实施的是双技师制度,平均每位技师每月的工资4000多元,每月单工资就需要600多万。我们以快递员为例,2013年~2014年快递员平均月薪中位值和高位值分别为5250元和7858元。平均工资低于不太需要技术水平的快递员,人才建设方面实在太过欠缺。

  第三:场地缺失成顽疾,保养成了摆地摊

  自上门保养、上门洗车兴起后,社区里局促的空间里,实施作业的保养师傅成了一景。上门保养O2O在提供便利的同时,也带来许多麻烦。虽然保养工作设备可以用车辆自带,但因为脱离实体店,实施保养的场地只能就地取材,在小区车位划出一片地方,或者占用社区空旷的空间,成了最为常见的解决办法。这样就会和社区管理方产生矛盾,而如何定义上门保养空地占用合不合规,安全性方面都成了困扰。而对于享受上门保养的车主来说,一旦遭受邻居质疑或社区管理方发难,其服务体验必然是十分糟糕。

  以上三个方面,无论哪一条解决起来都非常艰难,如果不在服务体验入手,仅仅是低价策略,至少像我一样对服务要求较高的人,不会为几十元甚至百元的折扣,去忍受饱受折磨的上门保养过程的。

  上门保养O2O前路在何方?

  虽然问题重重,但上门保养O2O市场前景却真真实实的存在,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.72亿辆,以平均每辆汽车年保养花费数千元来算,市场就近万亿。而中国白领阶层生存压力越来越大,大部分人表示平常时间不够用,就更不愿意为了保养车浪费时间。据Sleepace享睡和艾瑞咨询推出的《2016中国互联网企业员工睡眠报告》中显示,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企业员工平均睡眠时长为6.5小时,互联网企业员工每周平均加班天数为1.6天,BAT最多平均1.9天,70%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后。

  以我个人经历来讲,从把车开到保养实体店,到服务结束一般一天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,如果能在满足我的预期情况下解决我的时间问题,选择上门保养O2O即使多花点钱,仍然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。但以目前上门保养O2O们给我的印象来看,很难打动我去尝试。

  毋庸置疑上门保养O2O市场前景是无限的,也是快节奏生活未来的趋势,但要想真的把前景落实到商业上,需要在服务体验上下功夫。首先,要抛弃掉烧钱圈地的O2O错误的发展逻辑,至少在上门保养O2O中烧钱是不适合的。其次,就是结合互联网公司长处推出有别于实体店的差异化服务,把能做到的服务做到极致,做不到的服务交给实体店来做,避免陷入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的窘境。另外,要加强人才系统的培养,除了高薪挖4S店墙角外,还要有一套上门保养O2O自己的培训机制。

  最后,商业模式上的突破,比如场地问题可以同社区合作,在车较集中的地区开辟专享空地,既可以免去实体店的高投资,又能提供更接近实体店的服务,是个很好的思路。还有一个,目前停车领域有待泊停车的服务,上门保养O2O也可以推出上门接车到店服务的反链条流程,让自己的技师上门把用户的车开到专业的保养实体店里,让车主同样不用操心就能完成汽车保养工作,车主节省了时间,平台也获取了用户。现在移动直播已经很普遍,以前车主怕自己不在汽车保养不到位,如今可以安装全方位实时监控免去车主的担忧。

  虽然博湃养车倒下了,作为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,以及符合快节奏生活的未来趋势,上门保养O2O定能够发展壮大。但一定不是靠烧钱堆出市场,这不像出行O2O、餐饮O2O,上门保养最后拼的还是谁的服务好,一辆车一年的油钱就要数万,为了保养车必不会计较几十元几百元的补贴,只要能够在商业模式上找到突破口,该领域的真正巨头一定会出现。

相关阅读

点击排行

分类排行榜